北京“新冠报告量”猛增超70%, 第三波疫情或已开始! 3大问题注意

2023-08-21 17:28:16    来源:我是燕子

近日,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2023年第32周疫情周报。周报数据显示,2023年8月7日至13日,全市共报告法定传染病病例8200多例,占比最高的仍是新冠感染。

从报告病例数看,较上周有所增加,呼吸道传染病为主要报告疾病,占报告病例的比重较多,主要疾病仍为新冠感染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按此比例换算,第32周报告的呼吸道传染病病例数达到6025例,而这一数据推算为第31周疫情数据中的3510例。据此计算,以新冠感染为主的呼吸道传染病报告数一周内大大增长!

虽然只能统计报告病例数,不包括更多因自我护理而未报告的病例,但这样的数据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,表明又一个“新冠感染”“小高峰”或许开始了再次悄然靠近。

在绝大多数人对新冠有免疫力的背景下,由于个体差异较大,再次大规模爆发的可能性越来越小,但总会有某个时候,或者在某个时候地区将会出现又一轮的“小高峰”感染,而我们之前分享的周报数据分析就是对这种小高峰到来的趋势警告。

当然,我们不必害怕新冠感染,也不必害怕新冠的反复感染。毕竟,在目前的情况下,想要完全避免新冠感染几乎是不可能的。只要病毒存在,就可能引起相关疾病。个体感染或重复感染,但对于此次可能出现的第三波新冠感染小高峰,以下三件事值得我们特别关注。

EG.5新变体的影响

很多朋友都通过各种渠道听说了新冠病毒新变种EG.5。它是XBB变体的新变体。目前,这种新变种正在美国和美国引发新一轮住院治疗。根据美国CDC最新监测数据,EG.5变异感染比例已达17.3%,在所有受控变异中排名第一。

不要以为这个病毒与我们无关。在世卫组织首次发布的EG.5新变种风险评估中,世界各国报告的新冠变种监测序列中,来自中国的样本数占比最高。是的,这个比例高达30%以上。也就是说,EG.5是目前引起中国新一轮感染的主流变种。

我们目前对EG.5新变体的理解是,它的刺突蛋白有更多突变。博士。北京大学曹云龙也指出,这种新变体的突变可以提高其与ACE2受体结合的能力。这也是该病毒逐渐成为主流感染变种的重要原因。

好消息是,目前没有证据表明EG.5变异会导致严重疾病的风险增加。因此,对于这种新的变种,我们需要更加关注感染率可能增加的情况。

有严重疾病风险的人应多加注意

对于健康人来说,如果感染了新冠并接种了疫苗,双重免疫增强的免疫力对于预防严重的新冠感染非常有效。不必太担心新冠反复感染的可能性。健康风险,但对于某些严重疾病的高危人群来说,情况有所不同。

重症高危人群包括老年人,特别是感染新冠后病情严重的人、重症患者,还包括患有免疫系统疾病、免疫力低下的人、接受放射治疗的癌症患者等。化疗以及肾功能衰竭和透析患者。肾移植患者等,这些高危人群,一方面身体免疫力较差,对新冠再次感染的防御能力较差,更容易再次感染新冠病毒。如果对方感染了新冠,患重病的风险也较高。应特别注意,尽可能做好防护,减少重复感染的机会。

一旦发生感染,要及时合理服用抗病毒药物。对于重症、高危人群,选择合理的抗病毒药物、发现阳性结果后尽快用药、及时用药也是降低严重感染风险的重点。

警惕新冠后果风险

COVID-19的后果不是“笑话”或“无病呻吟”,而是病毒影响身体不同系统的一系列真实的长期症状。已确认的COVID-19影响的症状包括运动后疲劳、乏力、慢性咳嗽和直立性心跳、加速、认知障碍、脑雾和其他问题或症状。不同的人之间也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。对某些人来说,新冠的影响可以持续很长时间,有时甚至超过12个月。

反复感染新冠、感染新冠不同变种,可能会增加出现新冠后遗症的风险,也可能会进一步加剧或延长已经出现新冠问题的患者的新冠症状。因此,随着新冠的反复感染,可能出现新冠的风险也值得特别关注。总而言之,鉴于新冠再次感染的风险不同,我们必须结合自身情况,做好评估和预防工作,特别是对一些重症高危人群和新冠高发高危人群。新冠,要特别注意。

标签:

X 关闭

X 关闭